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航空   721篇
航天技术   573篇
综合类   117篇
航天   10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41.
Traditionally modeling for space science has concentrated on developing simulations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the solar terrestrial system. In reality these regions are coupled together. This coupling can be as simple as the driving of the magnetosphere – ionosphere – thermosphere system by the solar wind or as a complicated as the feedback of the ionospheric conductivity and currents on the magnetosphere. As part of the CISM project we are beginning a concentrated effort to compressively model the entire system. This approach includes chains of models. In the first chain physics based numerical models are utilized while in the second chain empirical models are coupled together. The first half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umerical modeling approach by highlighting the coupling of pairs of regions within the system.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empirical models which are combined to make long term forecasts of conditions in the geospace environment. It is expected that a validated and reliable forecast model for space weather can be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strongest elements of each chain.  相似文献   
142.
采用2θ-ω对称扫描,对(111)、(333)、(044)不同衍射面进行了ω扫描,得到了InSb不同衍射面之间强度和半峰宽度的规律;对晶片上不同位置进行了同一衍射面的ω扫描,得到半峰宽度的mapping,此外,还对材料进行了倒易空间(RSM)扫描。测试结果表明InSb材料结晶质量完好,均匀性好,符合制造良好光电器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3.
回顾国际空间合作历史及相关问题。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为例,对未来国际空间开发合作机制进行了实验性探讨,分析了俄、美两国空间开发中的不同主张及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44.
一种膨胀映射的不动点定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尚志给出了若干种膨胀映射的概念,并证明了它们的不动点存在定理。对其中第一型膨胀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做了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5.
146.
分析了空天一体作战天基装备系统——军事卫星,对导弹攻防作战重要的信息支援效用。建立并阐述了天基军事卫星信息系统信息支援下导弹攻防作战过程模型和影响图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7.
It appears virtually certain that humans will return to the lunar surface to stay and exploit the lunar resources. The only remaining question is who, when and how humankind will go there to establish a permanent lunar bas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a lunar base. It offers modelling options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planning the lunar base and its logistic support, and gives the reasons wh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ptions and forward planning should have a high priority now.  相似文献   
148.
对模块化空间可展开天线支撑桁架结构进行空间热交变环境下的热 结构分析,为天线结构因热致变形影响形面精度和网面稳定性提供合理的防护建议。采用ANSYS APD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口径模块化空间可展开天线支撑结构的精细化数值模型,基于已有试验分别验证了模块化可展开天线结构有限元建模和热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在瞬态温度场作用下约束位置等参数对支撑桁架弦杆及拉索应力的影响和热致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可展开天线结构的应力和变形随时间历程发展与瞬态温度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一瞬态温度场下,天线结构中心模块拉索热应力最大,同圈模块的弦杆热应力幅值基本相同,其上弦杆热应力逐圈增大,而拉索热应力逐圈减小;天线结构热致变形在距离约束最远端处整体累计值最大,上层中心点处累计热致变形可达15mm左右,对天线形面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将天线支撑桁架结构最外侧且距离结构中心最近的模块顶角和与相邻模块竖杆拼接处作为星载天线伸展臂约束时,天线结构的热致变形最小。将该处作为模块化空间可展开天线的展开支点,并建议对天线支撑结构表面采用涂刷隔热防护复合材料涂层等防护措施,以增加天线结构在太空极端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减小温度交变对天线整体形变和网面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基座与臂杆全弹性空间机器人的有限时间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基座、臂杆全弹性影响下,基于有限时间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系统轨迹跟踪以及柔性抑振问题.由于弹性基座与两柔性杆之间存在多重动力学耦合关系,此系统为高度非线性系统.将弹性基座与臂杆间的连接视为线性弹簧,利用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并结合假设模态法,推导出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奇异摄动理论的两种时间尺度假设,将系统分解为表示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和表示基座弹性、双柔杆振动的快变子系统.针对慢变子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名义模型的有限时间控制器,保证完成刚性期望轨迹跟踪.设计的积分式滑模面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比传统渐近收敛控制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对于快变子系统,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同时抑制弹性基座与两柔性杆的振动.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能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0.
立方星是一种模块化的微小卫星,在科学探测与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立方星任务逐渐从近地轨道向深空扩展的发展趋势,以立方星月球深空任务为背景,利用商业器件设计并实现了初步的立方星姿态控制系统,以及姿态控制系统所必需的结构、电源、计算机等立方星子系统,同时给出了姿态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及其硬件实现。在所搭建硬件平台上,通过测量飞轮控制器的阻尼系数,对控制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与标定,获得了与数值仿真一致的实物测试结果。针对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PD控制律,并在控制实验中实现了至任意姿态角的机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